在中国人口与发展论坛的第三届会议上,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正在经历人口和家庭的双重变化,生育率低和家庭规模缩小的趋势明显。具体数据表明,年,我国平均家庭规模降至2.62人,比年减少了0.48人,也就是说,在过去的十年里,每两个家庭中就减少了近1人。官方解释称,家庭观念的改变导致了婚育延迟和不婚不育现象,成为我国生育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
此外,全国适龄人口推迟初婚年龄的趋势不断增加,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从80年代的22岁一直上升到年的26.3岁,初育年龄推迟到27.2岁。很明显,女性的初婚和初育年龄都晚了好几年,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后延,也暗示着女性的婚育意愿持续下降。
根据官方调查数据显示,年人们打算生育的子女数量平均为1.64个,低于年的1.76个和年的1.73个。有人可能强调,生育需求可能受到疫情的影响,即疫情直接给大多数人带来的不便和收入下降对家庭的生育决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然而,当考虑到作为生育主体的"90后"和"00后"的打算子女数量仅为1.54个和1.48个时,只能说明相比于生育观念的影响,疫情的影响微乎其微。
同时,女性在年的子女数量已从年的1.63下降至1.19。女性终身未育率迅速增加,从年的仅6.1%上升至接近10%的年。实际上,在国家统计局的"年鉴"中提到了人口负增长和初婚率创新低的问题。
然而,这些只是基于一般数据进行的趋势图分析,并没有直接指出女性终身未育率的问题,也没有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比较。因此,很多人对此进行了各种评价和解释,但这些观点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其中最典型的观点就是认为"压力大"是人口负增长和初婚率创新低的主要原因。
然而,我们会发现,"压力大"只能用来解释人口负增长和初婚率创新低中“想要生育”和“想要结婚”却因无法承担而未能实现的情况。而对于那些有经济能力却选择不生育和不结婚的情况,这种观点并不能解释。它完全忽视了人们的观念对行为的影响,只强调了经济因素的作用。
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婚育是一项“必选项”,在默认的情况下,他们都“希望生育”和“希望结婚”,所以强调“压力大”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这种压力并不仅仅意味着经济上无法承担生育和结婚的成本,更加强调了生育后和结婚后的质量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最终归结到观念问题上,人们不再只考虑眼前的“能否生育”和“能否结婚”,而更多地考虑之后的问题。
基本逻辑是这样的,随着个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过程是不可逆转的,一旦提高了生活水平,就像上瘾一样,很难放弃这种愿望。简而言之,就是“由节俭进入奢侈容易,由奢侈进入节俭难”。强调这一点,并不是说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不好,而是因为它太好了,人们在调整生活方式时更加谨慎。
放到婚育领域来理解,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不希望因为结婚和生育而牺牲自己的个人发展和未来生活。正因为如此,出现了“单身难道不好吗?”和“选择不生育难道不好吗?”这样潮流性的反问。毫不夸张地说,这种“个人至上”的信念不仅否定了传统观念中的“繁衍后代”的看法,也否定了婚姻和生育对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
因此,对于强调“压力大”的观点,显然是不够准确的,甚至有些主观臆断。同样,对于“女性终身无子女率迅速上升”的问题也是如此,不能轻易地以“女性普遍比男性优秀”作为解释。因为所谓的A女配B男、B女配C男的观点更多是叙事方式的问题,而非普遍存在的现象。
而且人们普遍强调的只是“以学历为基础”,但即使从这一角度来看也并不十分客观。需要注意的是,在专科和本科阶段,一般大学中确实有一种“女生多于男生”的感觉,但如果将目光放在“工程”和“工程”院校上,男生的数量就超过了女生,并且在研究生和博士生阶段,这种差距更加明显。
讨论这个问题,并不是要绝对地证明“男性或女性谁更优秀”,而是想指出即使有所谓的优劣之分,它在婚姻选择上只是一个单一的因素,而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因为在考虑婚姻时,涉及到情感、学历、职业、家庭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不能简单地说某一方在某个单一因素上更具优势,就能主导婚姻的选择。
换句话来说,"女性总体上表现优秀于男性"这一说法只勉强解释了教育程度的差异,但当涉及到婚姻配对和生育决策时,如果继续用这种逻辑来解释和嘲笑,显然是站不住脚的。除了引发两性立场上的争论外,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事实上,许多国家都面临着低生育率的问题。比如,像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从上个世纪就开始实施鼓励生育的*策,但是到年为止,他们的生育水平仍然非常低,分别只有1.3和1.1。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大幅度提高生育保障水平,那么我们只能把引导婚育观念作为当务之急。
根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在年的调查数据,35岁以下的女性中,只有不到70%的人认为"有孩子的人生才算完整"。针对这一问题,官方提出了解决方案:“要充分发挥新型婚育文化的引领作用,倡导适龄婚育和优生优育,鼓励夫妻共同承担育儿责任。实施年假制度,逐步缩短工作时间,推行灵活工作制度,更好地支持家庭生活和休闲旅游。大力发展家*、养老、托幼托育产业,为家庭建设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效益。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出生人口的素质。”
这里面存在很多套话,但其中几个观点还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