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月经过少又称“经水涩少”、“经水少”、“经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少于平时正常经量的1/2,或少于20ml,或行经时间不足2天,甚或点滴即净者。月经过少发病以育龄期女性多见,常可伴见月经后期,若不及时诊治,可进一步发展为闭经、不孕症,严重影响到女性的身心健康,是妇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
一、了解月经过少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女子以血为本,感受湿邪易致病
1、月经过少与肾虚的关系
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生殖。《傅青主女科》曰:“经水出诸肾……肾中水亏则经水少。”由此可见肾与月经关系密切。罗元恺提出“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观点,进一步密切了肾、天癸、冲任与月经的关系。
相关研究表明月经过少患者病位证素主要在肾,肾虚型为最常见的中医证型。部分学者认为人工流产后的月经过多由于金刃损伤胞宫,肾精亏虚,血海不能正常满溢所致,治疗应以填补肾精为主。
2、月经过少与血虚的关系
《济阴纲目》也记载“血者……妇人……下为月水。”女子以血为本,在肾精充盛、天癸成熟泌至的基础上,冲任二脉充盈,血海满盈汇入胞宫而形成月经。《万氏女科》曰:“瘦人经水来少者,则其血虚少也”。《医方考》亦云:“血衰则月来稀少。”若脾虚气血化源不足,或久病失血等致使营血亏虚,胞脉无以养,血海无以下血,则引起月经过少。
3、月经过少与痰湿的关系
万全《万氏女科》曰:“肥人经水来少者,责其痰碍经隧也”《罗氏会约医镜》中也指出:“平日多而忽然少者……有痰碍经隧者……不能燥痰也。”因感受湿邪、素体脾胃虚弱或后天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者,水湿停聚而成痰,痰湿内蕴,冲任壅塞,经络阻滞,发为月经过少。
4、月经过少与血瘀的关系
《普济本事方》曰:“胞寒气冷,血不运行……故令乍少而在月后。”《万氏女科》中提到:“气郁血滞而经不行。”《妇人归》言:“妇人之病不易治也……盖以妇人幽居多郁,常无所伸。”
女子素多思善虑,而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疏泄功能失常,气滞而血瘀,或寒邪客于胞宫,血得寒则凝,气血凝滞,瘀阻胞宫,气血下行受阻,血海满溢失常,经水不利,发为月经过少。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血瘀型是月经过少的常见证型,仅次于肾虚型。
二、月经过少中医治疗效果较好,一般治疗月经过少以养血活血调经为要
1、中药调周治疗
调周治疗是指根据月经周期中不同时期的阴阳转换、胞宫藏泻特点,采用不同的治则方药顺应其生理特点分期治疗而达到调经目的。治疗月经过少以养血活血调经为要,使冲任强盛是治疗月经过少的关键。
行经期,以活血为主;经后早期,以补肾健脾,养血调经为主,经后中晚期佐以助阳之品;排卵期,治以补肾助阳,活血通络,重在促新;经前期,治以补肾助阳,激发阳气。肾虚血瘀是月经过少的基本病机,治疗时补肾和活血贯穿始终。
其中行经期以活血化瘀为原则;经后期以填精养血为要;经间期注重补肾之阴阳兼顾活血;前期则以温肾活血为主。月经过少有虚实之分,临床多以虚为主,治疗以补肾调血为主,分别于经后期、排卵期、经前期、行经期采用滋阴补肾汤加减、补肾促排卵汤加减、健脾温肾汤或毓麟珠、四物汤加减治疗,疗效较佳。
2、辨证论治
《素问》记载用“四乌骨一枝茹二物并合之”治疗大脱血、气竭肝伤引起的月经衰少,以达到“利肠中及伤肝也”的效果,应是古籍中对治疗月经过少最早的记载。刘完素以四物汤为主方治疗月经过少,“经水涩少”者四物内加葵花煎,而“经水少而色和者”,四物汤加熟地、当归。
朱丹溪也以四物汤加参、术治疗月经后期、量少,并提到若兼夹有痰者加半夏、南星、陈皮等化痰之药。《万氏女科》中记载“痰凝经坠”故“肥人经水来少者”治宜二陈加芎归汤。薛立斋认为妇人中气虚则“不能下化而经少”,方选补中益气汤治疗。
“行经太少.以及干枯淡薄”是因为“肾中天癸之水不足者”宜左归饮治之,而“阳明冲任之血不足者”引起的月经过少“经水必淡,只有水浆”宜用炙甘草汤、养荣汤。郑寿全在《医法圆通》中记载“经水少而色淡……阳气衰则血自少。”
认为阳气不足引起的月经过少治疗时宜用*芪建中汤等温阳散寒;《傅青主女科》曰“先期经来只一、二点者……肾中火旺而阴水亏乎……方用两地汤。”认为肾阴虚火旺月经过少宜以两地汤治之。对于肾虚型月经过少采用滋肾育胎丸治疗可以通过增加血清VEGF的表达、促使新生毛细血管生长,以起到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增加月经量的作用。
对于气血亏虚型、肝肾不足型、气滞血瘀型月经过少辨证论治,分别以人参养荣汤加减及十全大补汤、六五二汤、调经方治疗均可增加月经量,延长行经时间,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以及改善临床症状。
采用补肾疏肝法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引起的肾虚肝郁型月经过少,研究表明补肾疏肝法不仅能增加月经量,还能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引起月经过少证属阴虚血燥型,加减玉女煎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提示加减玉女煎在增加月经量、改善中医症状及调节激素水平方面疗效显著。
3、中医外治法
针灸是指在人体经络腧穴上施以不同程度的刺激以达到扶正祛邪的治病目的一种治疗方法。调和肾阴阳法结合针灸周期疗法治疗月经过少可增加月经量,改善证候积分。雷火灸是利用其在相关瘀穴的高温渗透作用,起到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
对于虚寒凝滞型月经过少使用雷火灸治疗可以温通经络、疏通气血,使冲任二脉充盈,月经恢复正常。温针灸是指在留针过程中,于针柄点燃艾柱,使热力传至经络腧穴的一种治疗方法。相关研究表明,温针灸治疗血寒型、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疗效显著,可起到改善月经量及临床症状积分的效果。
耳穴压丸法是使用丸状物贴压耳穴以产生持续性刺激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自身前后对照法,采用耳穴贴压法治疗32例肾虚型月经过少患者,总有效率达93.75%,在有效治疗月经过少的同时还能改善临床症状。
结语:月经过少发病与年龄、体重、职业、婚育情况、宫腔操作次数、体质、熬夜、心理压力等因素具有相关性。西医对月经过少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发病的治疗,根据不同病因采用激素、手术等治疗手段,然而激素治疗有严格的禁忌症,长期服用或有增加心脑血管疾病、下肢静脉血栓及子宫内膜癌等风险,因而患者依从性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