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与男性的本质区别,即在于女性具有生育能力,而男性不具有。既然代孕问题可以讨论,那么关于代孕现象背后的女性生育价值探讨也很有必要。任何社会均有阶层分化,而抛开经济基础来谈论上层建筑也是不合理的,个人以城市男性的视角来分析女性生育价值,若有不妥,欢迎您留言或发文反驳我。
生育是指繁殖后代,女性怀孕在体内孕育后代并分娩,也指生长,养育,广义上讲,女性生育属于从事社会生产的劳动行为,为社会创造出价值,则社会认可这个价值。下文选自百度百科:
女性最佳生育年龄:23~30岁另一方面,生理学家公认,女性在23~30岁之间是生育的最佳年龄段。这一时期女性全身发育完全成熟,卵子质量高,若怀胎生育,分娩危险小,胎儿生长发育好,早产、畸形儿和痴呆儿的发生率最低。处于此年龄段的夫妻,生活经验较为丰富,精力充沛,有能力抚育好婴幼儿。女性若过早怀孕生育,胎儿与发育中的母亲争夺营养,对母亲健康和胎儿发育都不好。最佳生育组合:男性比女性大7岁左右从上可以看出,男女生育的优化年龄组合应是前者比后者大7岁左右为宜。父亲年龄大,智力相对成熟,遗传给下一代的“密码”更多些;母亲年纪轻,生命力旺盛,会给胎儿创造一个更良好的孕育环境,有利于胎儿发育生长,所以这种“优化组合”生育的后代易出“天才”。从历史进程来讲,原始社会前期属于母系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男性在生产劳动中的优势不断体现,逐渐父系社会成为了主流,不断出现阶级分化,财富集中,形成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即使历史上曾出现强盛的女儿国,在与周边父系社会国家的综合竞争中也难以匹敌而亡国。因此,时至今日我们的社会依然是男权社会,男性在领导岗位占比更高,男性单位时间内平均劳动价值也高于女性,但同时男性也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和压力。无论男性女性,都应积极适应当代社会大生产与大合作的格局,一味抱怨,不思进取的人往往被时代抛弃。从经济学角度,女性在生育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劳动成本,也收获了新的生命个体,为社会创造出未来的劳动力,有利于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因此,男性给予女性适当补偿是合乎经济学逻辑的,例如彩礼,买车买房,情绪及生活照顾等。但是,如果更多的女性选择不婚不育,或者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23~30岁)会怎么样呢?在韩国,这一情况更加突出,韩国面临的人口衰减问题十分严峻!一般来讲,一个国家的女性在适育年龄平均生育的子女数量,也就是总和生育率(TER)要在2.1左右,才能够保证正常的人口更替速度。整体来看,全球的中位数是2.3,中国内地是1.5,已经处在了警戒线上。中国全面二孩*策对未来人口增长的作用看来是杯水车薪!年韩国的TER是0.95,创了历史新低。年的韩国出现了“死亡交叉”的现象,即死亡人口多过于新生人口,人口增长呈负数。事实上,在男性眼中,女性除了生育价值外,还具有性价值。生育价值如果归类为农业和制造业这样的第一第二产业的话,性价值就体现为消费服务业这样的第三产业。部分男性甚至愿意为女性的性价值付出更高的溢价,而对女性的生育价值进行压价。从人的动物性来讲,雄性动物往往广泛交配,一个男性可以利用多个女性的性价值,但在当代法律的禁止下,难以利用多个女性的生育价值,因此男性往往愿意为(多个)女性的性价值付出更高的溢价,而对(单个)女性的生育价值进行压价,同时尽少付出责任。成熟男性眼中,男女间甜蜜的爱情(本质是互相产生并释放荷尔蒙)都是幻影,只有荷尔蒙,性和生育,以及其背后的真实而复杂的人心。从人的动物性来理解女性,则雌性动物在择偶及生育过程中,往往面临更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因此单偶制和忠诚度十分重要。女性需要比她强大,又对她忠诚的男性,并利用婚姻制度和道德忠诚原则来严格约束对方,从而利用男性的劳动价值,保护价值与陪伴价值。年轻女性眼中,男女间甜蜜的爱情十分重要,伴侣的忠诚与劳动价值同样重要,这样才能为她及后代带来更高的回报,这样来看依然有荷尔蒙,性和生育,以及其背后的真实而复杂的人心。剩男剩女问题其实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古代中国无数贫苦农村男性打光棍,成为劳役,兵员,宦官等;贫苦女性堕入青楼,或纳入皇家深宫。当代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剩男群体更多集中于农村和县域,而剩女群体更多集中在大中城市,按男女平等原则,无论贫富美丑,年龄超过三十岁而未步入婚姻的,就可以被定义为剩男剩女,但这些人本质上都属于与主流社会不同的下层社会(日语称“下流社会”)。对于剩男来讲,年龄超过三十岁,还未娶到媳妇,是会被社会当做失败者而轻视,虽然有偏见,但反映出男权社会对男性成就的高期待与高要求,成王败寇的逻辑存在即合理;对于剩女来讲,年龄超过三十岁,还未嫁出去,也会被社会当做失败者而轻视,虽然也存在偏见,但反映出社会对女性生育价值的高期待。虽然同样被扣帽子,但社会期待总体来讲对男性更严格,也更宽容,越小越严格,越大越宽容;对女性更宽容,也更严格,越小越宽容,越大越严格。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波伏娃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茨威格大龄男性可以在农村,县城,地级市,省会,一线城市择一而居,过上“苦逼而寂寞”的单身生活,希冀哪天能功成名就而迎娶白富美,直到美梦破灭;大龄女性却只能被逼向大城市,而难以在家乡小地方过上所谓“幸福”的单身生活,对爱情,婚姻,生育愈加无望和无感。当然,不幸的人即使进入婚姻,大概率会延续不幸。事实上,女性整体在劳动强度和职场天花板低于男性,即使大批女性放弃生育,潜意识把自己当男人用,也不见得都能赶上男性的职场提升和收入,这样的事实看似很不公平,却又非常符合市场经济。可以理解为女性的生育价值相当于男性的职场性别优势价值,而通过婚姻组建家庭往往能放大双方的优势,同时均摊风险,共同生育和抚养下一代,这也是国家和社会所鼓励的。当代失独家庭的痛苦更大,还是未来无子老人的痛苦更大?独生子女家庭是多年前客观情况下国家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而采取计划生育措施限制女性生育价值的产物,但单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极大,一旦夭折对于家庭将是无尽的悲痛。对于农村男性而言,择偶本质上是与大量同水平男性竞争,提升自身实力与素质,正视女性的生育价值并给予货币和情感补偿十分重要。在农村婚恋市场和县域婚恋市场,男女比例严重不均衡,且未来男性会更多,而女性则更少,处于减量市场,造成女性资源估值水涨船高。男性需要认清“优胜劣汰”的现实,发自内心尊重女性,逐步改善重男轻女的社会风气。对于生活在大中城市的农村女性和城市女性而言,择偶本质上也是与大量同水平女性竞争,相对于男性,自己具有的生育价值包括性价值,其他女性也同样具有,且未来适龄女性会更多,而适龄优质男性会更少,处于增量市场。以北京为例,许多出身较低的适龄北漂女性不借助婚姻渠道,根本无法在北京长期立足。因此在大中城市,反而是适龄优质男性成为了稀缺的商品,被明码标价或暗中估值,女性资源的集聚反而造成了激烈的择偶竞争,甚至包括小三上位(在农村则体现为单身男性追求已婚妇女)这类情况,部分女性竞争失败而主动或被动成为剩女。适龄优质男性不需要刻意讨好或追求适龄女性,就能得到大量女性的青睐,这样造成部分适龄优质男性为女性的性价值付出更高的溢价,而对女性的生育价值进行压价,实质上对女性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困扰。因此对于城市男女来讲,需要尊重并正视女性的生育价值,年轻不是放纵的资本,更不要对通过婚姻实现阶层跃升抱有过大幻想。我们应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努力追求自己的真爱和幸福生活!从国家层面讲,推进生育*策不断调整,从计划限制到真金白银的鼓励,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十分重要。个人认为保障女性生育和发展权益并不意味着男女绝对平等,市场经济下假若男女完全同酬会导致企业招聘更少的女性职工,在增大女职工工作压力的同时也在剥削女性的生育价值,生育虽然是暂时母亲的苦难,却带来未来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生产的扩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未来国家*策应该更多倾斜向生育家庭,而不是个体层面,通过鼓励家庭和生育,以对冲现代社会贫富差距扩大之下不断原子化的个体中剩男剩女,少婚少育,甚至不婚不育的大趋势。谢谢您的支持和赞赏!卫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