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前不想要,30岁后要不到”,当今不少育龄男女的慨叹,折射了不孕不育形势严峻。高龄成为不孕祸首——35岁之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怀孕几率急剧下降。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平均每8对夫妻中就有一对遭遇生育困境,不孕不育人群比例从上世纪80年代的1%—2%,上升至今天的10%—15%,30年增长10倍左右。
“近30年一些小规模的生育力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育龄夫妇生育力双双下降,不孕发病有上升趋势。”这与随着生活水准和知识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不孕不育夫妇选择就医,给人们造成不孕症发生率增高的感觉不无关系。但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的确影响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能力。
一项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把生育年龄定于30—35岁。而就生育能力来讲,年龄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现在不少职场女性忙于打拼事业,推迟结婚生育时间,身体透支劳损,甚至出现闭经、潮热等早衰症状,等想要孩子时,生育能力已明显下降。
从优生学上讲,女性最佳生育年龄为25—28岁。30岁后,优质卵子数量日渐缩减。35岁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卵子老化,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疾病发生几率增加,这些都是导致不孕的常见病因。
即使选择做试管婴儿,35岁以后的成功率也大打折扣。在接受试管婴儿技术的受孕者中,25—35岁的女性成功率约为65%—80%,35岁以上者成功率降至40%左右,而40岁以上者成功率不到15%。医院——
近年来,一些急于怀孕生子的夫妇病急乱投医,医院治疗一半,就冲着广告转到那些不孕不育专科门诊求医,服用价格不菲的药物治疗多年,却不见效。
医院治疗,不要迷信虚假广告所宣称的神奇疗效。事实上,部分不孕症患者只需简单治疗就能怀孕,有的则需要借助试管婴儿技术。治疗关键在于查明原因,尽量选择创伤小、操作简单、费用经济的治疗方法。
临床上,不孕不育患者久治不愈的原因,是不能找到明确的病因。病因不同,用药不同。如果是盆腔炎导致的不孕症,治疗重点是控制炎症,因为生殖道感染即可能引发不孕;如果是女性排卵障碍引起的不孕,可以给予促排卵治疗;如果是简单的、局部的输卵管不通,可采用复通手术治疗,帮助疏通输卵管。
为避免少走弯路,治疗不孕不育要持之以恒。不孕不育症由多种原因造成,需系统检查和治疗。有些夫妇急于求成,不接受系统治疗,结果欲速则不达。比如,治疗男方少精症,因为睾丸制造精子的过程需要74天左右,一般药物需要3个月时间才能见效。想用上几服“灵丹妙药”,就在1个月内怀孕,是不现实的。
高龄女性应选择何种试管婴儿方案呢?
对卵巢储备检测正常的高龄不孕妇女来说,长方案是首选,但往往随着年龄增大,卵巢的储备能力下降,超排卵通常表现为低反应。对卵巢储备低下的高龄患者单纯增加每天的促性腺激素剂量疗效不佳,为改善卵巢的反应性,人们提出了各种促排卵方案。
(一)自然周期
由于控制性超排卵在低反应的高龄妇女中的效能低下,而自然周期可以避免此缺陷。自然周期IVF在低反应人群可获得与COH相同的结局,因而是卵巢反应不良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二)半自然周IVF(又称改良自然周期或微刺激方案)
由于自然周期IVF存在临床妊娠率偏低、周期取消率高等不足,自然周期IVF的起始周期临床妊娠率平均为7.2%、移植周期的平均临床妊娠率为15.8%;而LH峰过早出现、取卵未获得卵子、不受精、多精受精、受精后不分裂等,使得自然周期起始周期的平均ET率为45.5%。所以微刺激方案成为选择率最高的方案。
(三)未成熟卵体外培养
人类卵泡内卵母细胞由于受成熟抑制因子的作用,而处于第一次减数分裂的核网期,将卵母细胞取出,并在适当的条件下培养,使其在体外发育成熟。对于卵巢内具有一定数量的小卵泡而对超排卵反应不良或无反应的患者,应用未成熟卵体外培养技术可以避开超排卵的困难。但尚缺乏随机试验比较该方案的效能。
(四)胚胎辅助孵化
尽管促排卵方案和胚胎培养技术进步迅速,但IVF-ET后妊娠率仍然相对较低。许多胚胎无法孵出或着床。有研究认为在体外培养的过程中,由于透明带变硬变厚,会不利于受精及胚胎的孵出,尤其是高龄妇女,易使胚胎无法种植;即使延长培养至胚胎孵出,也会错过子宫内膜允许种植的时机,而导致种植失败。辅助孵出能克服透明带的机械障碍,使孵出过程更便利;可降低胚胎孵出所需的能量,有助于活力相对不足的胚胎孵出;透明带开口有利于胚胎-内膜更早接触,促进胚胎发育种植。
相关阅读:高龄孕妈胚胎停育,营养调理后晋升幸福准妈咪!
富盛试管甜心:您身边的生育顾问!
提供专业助孕健康管理与辅助生育指导!
精选国内、港澳及美国高成功率诊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