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痛经,很多人都觉得这对于女性来说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每个月忍一忍,多喝点红糖水,吃点止痛药,熬一熬就过去了,或者生完孩子就能好了。
殊不知,让人“生不如死”的痛经背后,往往还潜藏着一种让无数女性无法生育的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通俗点讲,就是本来应该待在子宫里边的内膜跑到别的地方去了,每个月也会像正常的内膜一样在激素的影响下周期性出血,可波及所有的盆腔组织和器官,最常见为卵巢、子宫直肠陷凹、宫骶韧带等,常会导致女性慢性盆腔痛、不孕、不良妊娠等。
研究显示,约有30%~40%的不孕女性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而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约有40%~60%会发生不孕。
因此医生建议,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要适龄尽早怀孕。
为什么会得子宫内膜异位症呢?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成因,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
1.经血逆流
月经期间,经血中的子宫内膜碎片经输卵管逆流到了盆腔,随后内膜细胞侵袭周围组织。有科学家已经通过建立灵长类动物模型,支持了该学说。
然而,90%的女性都会发生经血逆流,但只有10%的经血逆流者有内异症。因此,第二个学说随之诞生了。
2.体腔上皮化生
是指损伤起源于残留的胚胎细胞。
卵巢表面上皮、盆腔腹膜都是由胚胎期具有高度化生潜能的体腔上皮分化而来。有观点认为,盆腔腹膜上皮细胞受到卵巢激素、经血、慢性炎症的反复刺激,有可能转化为子宫内膜,这恰好能解释为什么有些男性患者也会得病。
当然,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还有很多假说,但具体病因仍不明确。
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还有家族集聚性,患者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的发病风险是无家族史者的7倍。
如何预防和早期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
医院医生表示,育龄女性一旦出现以下症状,应该警惕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早就医:
1.痛经(多为继发性痛经,占子宫内膜异位的60%~70%。对于月经前1~2天开始,经期1~2天加重,月经干净后逐渐缓解)。
2.性交痛(月经来潮前更明显)。
3.月经异常(出现经前后少量出血、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
4.慢性盆腔痛(常表现为性交痛、大便痛、腰骶部酸胀及盆腔器官功能异常)。
5.其他症状,如便秘、便血、腹泻、膀胱部位疼痛、排尿困难、血尿等。
6.不孕(*体功能不全不全、未破裂*素化综合征、早孕自然流产等)。
调查显示,对于吃了止痛药都没什么用的女性来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率高达67.4%。
医院医生提醒,尤其小女生的痛经家长千万不能忽视,疼痛不仅会给女性身心带来痛苦,还可能会影响以后生育,因此应该及早就医检查,排除疾病方面的因素,一旦发现异常可及时获得规范的治疗。
祝愿女性朋友们都可以健康常驻,月月舒服!如果您有更多女性健康方面的困扰或疑惑,可以直接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