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种植富了鸡鸣庄
本报李铁兵通讯员李瑛国立英
日前,在迁安市杨各庄镇鸡鸣庄村中草药种植基地,润青药研中心经理郭庆告诉:“今年药材长势不错,一亩能产1500斤,每亩收入7000元左右,基地的500亩中药材,可实现利润300万元左右。”
鸡鸣庄村*支部书记李建*指着村南的300亩中草药种植地对说:“我们鸡鸣庄村是个传统的农业村,多年来,该村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村民收入有限。*支部、村委会经过调查研究,决定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为抓手,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将部分零散的土地进行流转,利用这些土地吸引特色种植项目,并解决村里一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去年10月,迁安市润青药研中心的中草药种植项目被引进了村。目前,全村的中草药种植面积已达300亩,村民年增收40多万元。”
迁安市润青药研中心主要开展野生中草药材品种调查及人工训化栽培试验和示范等项工作。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特种种殖以其经济效益明显、附加值高的特点倍受青睐。因此,去年10月,郭庆从迁安市杨各庄镇流转土地500亩,开始中草药材种植。今年5月份,公司投资90万元从安国、平泉等地引进比较适合迁安气候和地域特点的防风、地*、白术、白芷、桔梗、*芩、天南星等6个中药材品种,并从安国聘请了经验丰富的技术员进行规模种植。经过近一年的不懈努力,他们引种的药材品种长势良好,喜获丰收。
“因为种药材更赚钱,所以我们村里以前爱种粮食的村民很多都改种中药材了。”正在劳作的农民说,这是迁安市润青药研中心指导种植的,有中心作后盾,种植的药材不怕卖不出去,没有任何风险。药研中心对农民实行订单种植,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统一向农民供应优质种子和全程技术指导,解决了农户中药材种植技术匮乏、管理难、出售难等系列问题,使农民在“零”市场风险下获得效益。
如今,他们正在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管理模式,扩大种植规模和效益。郭庆告诉,“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企业统一进行环境质量检测,统一提供生产技术、种子种苗,并对药农统一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同时,企业对农民生产出来的中药材实行保护价收购,即当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时,按保护价收购;当市场价高于保护价时,则按市场价收购。这样不但实现了中药材标准化生产,而且较好地规避了药农的经济风险,保证了药农的经济利益。
“下一步,我们准备扩大药材种植15万亩,力争打造我省较大中草药种植基地,并把药材品种和种植技术传授给当地的乡亲们,引导他们走上致富路。”郭庆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