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推高了明星片酬?社会资金的“双刃剑”
漫画 朱江
明星因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和巨大的票房影响力,片酬高于普通演员是正常的,这是市场和观众的选择,也是明星的价值所在。但片酬涨幅突破合理空间,达到300%、400%,甚至天价,就应引起重视了。明星“片酬暴涨”已经成为中国电视剧产业“成长的烦恼”。可究竟是怎样的力量推高了明星片酬?
社会资金的“双刃剑”
“片酬高和中国井喷式的电视剧产业的发展紧密相关,明星薪酬暴涨的根本原因是供求关系的变化。”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魏鹏举一语中的。
电视剧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收期较长,需要充裕的资金注入和多元的融资渠道。电视剧产业也是一个成本较高的行业,如果缺乏强劲的需求拉动,产业资本将因为资金回收率低而逐步萎缩。
20年前,电视剧制作靠赞助,当时的片酬也很低,有的演员能拍电视就很满足了。如今,电视剧市场放开,大量社会资金进入电视剧制作行业。据了解,目前有资质的影视制作公司约3000家,年产约400部电视剧。
据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的调查数据,目前从整个电视剧市场的投入来看,资金投入以社会资本和业外资本为主,约占总资金额的75%,业外投资为主导的电视剧占电视剧总产量的40%以上。
分析人士指出,“社会资本”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有个体老板、民营企业,以及各地抓品牌宣传的*府部门等各路资金介入其中,资金渠道多,仅浙江横店影视基地每天就有40个剧组在运转。另一方面,资金太多,投资门槛低,鱼龙混杂,拍片的需求大,对演员尤其是明星演员这种“稀缺资源”的追捧,就推高了明星的身价。试想,一个演员手中有50个剧本,肯定要选择、要抬价。
我国影视剧产业近年来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相对其他产业来说仍然是“小行业”,规模只及煤矿、珠宝、烟酒、地产等行业的“零头”,和那些财大气粗的强势行业相比,影视行业显得有些单薄和弱势,极易被“操盘”,不得不承受外来行业的“搅局”。业外资本初来乍到、出手大方,不按业内规则行事,常对制片人提出一些匪夷所思的附加要求——“钱不是问题,但一定得给我女朋友上戏的机会……”“钱的问题可以谈,但剧一定要在我们这里拍,要有我们的景区……”“资金几千万元都行,但一定要植入我们企业的产品,要有企业的标识……”
电视台的明星导向
近几年,全国的卫星电视台在收视率的竞争上日趋激烈,都需要一些好剧去扩大平台的影响力,去增加对广告主的吸引力,实际上是在抢夺资源。
毋庸讳言,明星的确是有影响力的,观众需要明星、喜欢明星,广告商对明星也有期望。为提高收视率、为满足广告商,一些电视台就要投其所好,选购电视剧时,不是看故事,而是看明星,第一个问题总是问“谁演?”电视剧借用明星的人气获取利润,明星成为“摇钱树”,也就难怪明星要价高了。
比如现在某位女星很有人气,在西安拍摄的《请你原谅我》,就由电视台“钦点”加入,顿时提高了媒体的关注度,也提高了观众对此片的期待,可谓“未映先热”。制片公司不惜一切代价要找明星出演,也变相推高了片酬。
经纪公司推波助澜
某著名男星,在他的片酬还是六七万元一集的时候,等着他拍的戏较多,有人找他拍另一部戏,他并不想接,于是经纪公司报出14万元一集的价码,以为能吓退制片方。没想到资金雄厚的投资方“非他不可”,竟然同意了这个报价。这样,成就了戏,也成就了他的新身价。
电视剧产业中有一个循环:那些新进入电视圈的资本,没有经验,不懂市场,只能不惜高价去找明星,而明星又不愿意接他们的戏,开一个高价,以为能拒绝,没想到制片方“无知无畏”,毫不犹豫地把钱“砸”下来了,片酬也就“抬”上去了。
不容忽视的是,演艺公司是炒作片酬的幕后推手。有的经纪人不专业、不规范,唯利是图,在明星“身价”上大做文章,频频放出身价暴涨的消息,“翻了十倍”、“超过某某某”……轮番炒作,漫天要价,误导“外行”投资者,不断炒高演员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