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
45岁死亡女性子宫移植成功
最近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刊登了巴医院的最新科技突破,一位天生没有子宫的32岁女性,在年9月,接受一位45岁死于中风妇女的子宫后成功怀孕,并且在接受器官移植排异期等药物治疗下,于年12月15日,将近孕36周时,子宫移植接受者通过剖腹产顺利生下一个2.55公斤的女婴。剖腹产期间,研究人员切除了之前移植的子宫,没有异常情况发生。这项医学技术突破,将大大解决很多不孕不育家庭的烦恼,尤其是一些天生具有子宫缺陷的妇女,医学技术可以让她们重新获得当母亲的机会!
活体捐献非常的少
这项医学技术的重要性
其实子宫移植已经被人类科学家们多次展开实验,但是都是属于活体捐献。由于活体捐献者数量非常的少,真正可以获得子宫移植的女性非常的少,这次巴西圣保罗大学的医学科研发现,子宫在人体死亡后8小时内,重新供血后可以重新焕发生机,这也是正史了死者器官移植技术的可靠性,比起活体器官移植的熟练,突然死亡的器官捐献者熟练众多,也让不孕不育妇女们多了选择,也让很多突然死亡的女性重新获得孕育生命的机会,对于捐献家庭和移植家庭来说,都意义重大,都是属于生命的重生!
45岁冒险生二胎
45岁的子宫移植问题
巴西圣保罗大学的数据显示,他们选用的是一位45岁突然死亡女性的子宫,说明了女性子宫细胞生命力的顽强,由于属于孕育新生命的场所,子宫在人死亡后8小时重新供血就可以恢复功能,唯一需要考虑的是器官捐献者和移植患者的血型和生物排异性的问题,因为长期的抗排异药物和抗生素治疗可能会带来各种并发症,从而可能影响胚胎发育的可能性。研究人员也指出,移植是一项大手术,子宫移植接受者需要长期保持健康,以避免并发症的出现。这次手术,他们使用了高剂量的免疫抑制剂,将来也许可以减少这些药物的剂量。
由于子宫器官属于特殊器官移植,子宫移植患者需要定期做心理治疗,并且时刻观测体内的生物器官排异期,当渡过排异反应期,移植患者才可能顺利受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