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不育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生不生,老娘说了算,冻卵真的是后悔药
TUhjnbcbe - 2024/10/29 14:27:00

班亚

大家好,我是小狐鲤精。

冻卵如果放在十年前,绝对算是新鲜事。

但自从13年徐静蕾将自己在美国冷冻卵子的经历公诸于众后,越来越多女性开始接受冻卵这项技术。

去年年底,全国首例单身女性争取冻卵案开庭,她觉得冻卵这件事“至少把烦恼延迟了5年”《医院:31岁单身女人的B计划》(点击阅读)。

30岁的她,去医院检查显示身体正常、卵子健康后,医院却说无法为她提供冻卵服务——原因是她没有结婚。

也是那时候,本鲤才知道,原来在我国想冻卵,身份证、准生证、结婚证“三证”缺一不可。

也就是说,单身女性是不能冻卵的。

全国首例单身女性争取冻卵案,当事人徐枣枣

昨天(5月19日),两会前期,全国政协委员彭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建议:

适当放开辅助生殖限制,保障单身女性生育权。

一时间长久不衰的热议话题“冻卵”,再度引起网友讨论,开放“冻卵”呼声高涨。

部分网友评论截图

许多大龄单身女青年直呼:“冻卵”应该开放,缘分、好男人我都能等,但我的生育力等不了。不是每个女人都有一条顺利通向怀孕的直接道路。

来源:南方都市报电子版

那么,“冻卵”真的是女性保住生育能力的“后悔药”吗?

是否有健康风险?

“冻卵”后就意味着怀孕有保障吗?

搜狐健康记者医院妇科主治医师王妮。

越来越多的女性面临“生育力”考验

女性在30岁后,生育能力开始逐渐走下坡路,目前医学将≥35岁女性成为高龄产妇。

王妮医生告诉记者,从医学角度来说,21-34岁的女性卵子活力更强,孕育健康状况更好的宝宝几率更高。

来源:科普纪录片《冷冻卵子》

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大,不仅不容易受孕,而且流产风险、胎儿畸形风险、妊娠并发症风险也会增加。

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年婚姻大数据显示:男性平均结婚登记年龄31.4岁,女性29.4岁。

全国结婚率仅有7.3%,创11年新低。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晚婚甚至不婚,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女性,只是暂时没有生育需求,她们“不想因为年龄到了而结婚,更不要因为年龄而生孩子”,但不代表她们未来没有生育需求。

也许等她们想生孩子的时候,卵子却不给力了,种种现实让中国女性面临前所未有的生育压力。

显微镜下的卵子

卵子不是想冻就能冻

女性独有的“生育力”选择按钮,并非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为了规避想生却无卵可用的风险,选择“冻卵”似乎成为女性给自己买的一份生育保险。

冻卵(也称冷冻卵子技术),是指为了阻止卵子随人体衰老,而在女性健康时取出卵子,采用冷冻技术将其进行冷冻的行为。年,该技术第一次应用于人类辅助生殖,当时澳大利亚的专家首次复苏了人类女性的冷冻卵子,并成功形成胚胎、受孕,诞生了第一个被称为“冰宝宝”的试管婴儿。年,美国生殖医学协会(ASRM)在其新版指南中指出,采用卵母细胞冷冻保存技术可以应用于生殖医学临床,推动了卵母细胞冷冻保存技术和相关临床研究的发展。

冷冻卵子技术的出现延长了女性生育期限,使得女性在错过最佳生育年龄后进行生育的可能性增加。

正如上文所说,卵子并不是想冻就能冻的。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

王妮医生介绍,我国对应用冷冻卵子等辅助生殖技术有着严格规定,年卫生部颁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中明确规定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以及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等辅助生殖技术的适应人群:

符合已婚并且不孕不育、有特殊疾病影响到未来生育等条件的人群。

其中,并不包括健康人群,目前我国的冻卵政策并未向未婚女性或者有正常生育能力的夫妇放开。

目前,只有少数国家,例如美国、日本、英国等是允许非治疗性目的冻卵。

费心尽力,冻卵受孕依然可能失败

王妮医生表示,当下许多冻卵宣传让人误以为只要有足够多的金钱和努力,就能留住青春,随时可以圆母亲梦,但这并非事实,即便是有能够受孕的卵子,对于生育健康宝宝来说,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就像唐僧西天取经一样,就算成功越过一个劫难,还有八十个劫难要过……即便这第一劫难,也是存在很大的健康风险。

冻卵大致分为四步:身体检查-促排卵-取卵-冷冻卵子。

促排环节:需要女性口服或注射一段时间的促排卵药物,从而获得更多的卵子,但这类药物有可能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如腹痛、恶心、呕吐等)、卵巢扭转等并发症。

取卵环节:一旦操作不当、技术不过关、没有在无菌环境里操作,很容易出现感染、大出血等危险情况,这类情况网上常有报道。

梅奥诊所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不生,老娘说了算,冻卵真的是后悔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