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节气将至,天气也越发的寒冷了。此时阳气往体内收敛,以备抵御天气的寒冷。但是很多朋友会出现手脚冰凉、容易感冒、大姨妈肚子痛,吃东西不消化但却容易上火(比如吃一颗枣也觉得嗓子疼,还感觉喉咙有痰)等不适的症状。其实这种症状就是中医常说的“上焦火,下焦寒”上火下寒的症状是很普遍的,通俗地讲就是身体内的冷和热没有去该去的地方。
人体的是正常状态是心火下去,向下滋养肾水,肾水蒸腾,向上滋润身体,这样水火既济,形成良好循环。但当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肾水不能上济于心时,可使心火独盛,循经上炎,引起上火等症状,但这个火并非实火而是虚火,因为除了这些症状外,还因为肾水没有得到心火的温煦,下降寒冷出现下寒的症状。
上火下寒的表现
对于上火下寒体质的人来说,一般会同时出现下述表现中的一个或多个症状。身体上半部分出现上火如皮肤油腻、毛孔粗大、青春痘、口疮口臭、牙疼、咽痛、目赤红肿、眼干眼涩、甲状腺类问题、心烦不安、焦躁、易怒症状主要出现在上焦及中焦。身体下半部分下面出现寒气如手脚冰冷,特别怕冷、腰膝酸软、尿频、小便清冷、便溏腹泻、腹冷胃痛、女性出现白带清稀、宫寒不孕等,男性出现精冷不育、饮食耐温不耐寒、肤色暗沉,长黑斑,甚至有水肿等。
上火下寒怎么造成的
在当前这个时代,我们大部分人都是上半身一直在动眼睛在动,看着电脑,看着手机,嘴巴在动,吃零食,吃油腻的食物,动脑子,想工作,这么多信息,我得跟上节奏,担心我的事业,还有我自己的小家庭。大脑,眼睛,手都在全速移动唯一不动的就是下半身,一直坐着。
年轻人在学习、工作或缺乏情感和心理压力时波动很大。或因生活习惯差,熬夜,喜欢喝生冷或长时间生活在潮湿寒冷的地方;或因饮食喜好,喜欢吃冷饮或辛辣;或者因为虚弱,还以不适当的方式减肥,等等都可能会导致上火下寒的症状。
日常调理上火下寒
1.适当运动
越来越多的人会出现上焦火,下焦寒体质的原因,除了熬夜、吃冷、久坐等,缺乏锻炼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主要原因。缺乏锻炼经络的运行自然会逐渐下降,然后会导致阳气流通不畅,封闭堵塞,温暖的地方不能温暖,上热而冷就不足为奇了。
适当的运动可以使阳流有序,到该去的地方去。进入秋冬后,身体气血开始封闭,不适合剧烈、高强度的运动,分享给大家几个简单的动作。
双脚分开约肩宽,膝盖弯曲半蹲成马步姿势,双手张开,虎口向内,握住大腿前部,头和上身前弯,再做一圈腰部,转几圈,再朝相反方向转动腰部。转动腰部时,要适当地摆动臀部。如果你呼吸,转身时吸气,恢复期呼气。
这一动作非常有助于消除心火。小心工作,尽量不折价做,身体尽可能地摇动脖子和尾巴来拉和伸展,速度是柔软的、缓慢的和连贯的。脖子不应该一直硬着,下巴不应该刻意地被收集或抬起,这样颈部的肌肉就会尽可能放松和伸展。如果你挣扎着在一个右边和一个左边做两次,那么慢慢地增加次数。
2.泡脚降火
若怕寒、四肢不温非常明显,泡脚便是再合适不过的法子。取艾叶(最好是艾绒)15克,桂枝10克,制吴茱萸10克,加入适量清水煮沸20分钟,然后放凉到你能接受的温度,切记别兑凉水,直接泡,水温不够了就直接再续热水。
一般来说,泡脚水最适宜的温度大概是40~44℃,水面超过脚踝大概2~3厘米最好,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微微出汗为宜。边泡脚边用双手搓后腰,效果更佳。泡完之后再搓搓脚底的涌泉穴,滋养肾水,既能补阳,又不至于让人上火。
3.艾灸调理
对于「上火下寒」体质的虚浮之火来说,需要用合理的方法把它引到应该去的地方,同时依靠外力驱散积聚在身体下部的寒邪,那么艾灸就是非常合适的选择了。调理时,取神阙、关元、三阴交、涌泉等穴位,每个穴位灸25~40分钟左右最佳,连续灸5天,休息两天,然后继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