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症已是常见病之一,因其病因是相当复杂的,既可能有器质性病变,也可能是功能性障碍,更有心理方面的原因。在相当一部分患者中,所重视的是器质性病变,轻视的是功能性疾病,特别是心理性障碍。
来自某生殖中心的一组数据显示,该中心每年门诊量7万多人次,其中包括在夫妻生活、青春期发育、不孕不育、试管婴儿手术等方面需要治疗的患者。这7万多人次中,有5%左右患者是由心理原因导致的。
我们也常常听到这样的故事:“妻子结婚7年一直没怀孕,去年领养了一小孩后,今年却发现自己怀孕了。”夫妻身体均没有问题,却总是怀不了孕,究其原因好多都是因为精神紧张等心理压力引起的。
这类心理压力有以下几个来源:
一、来自自身压力。
有些夫妇一旦解除避孕,便迫切希望怀孕,渴望有自己的孩子,并对哪一月怀孕,哪一月生,属猪属马等问题作了详细计划,并备好了各种育儿设施,对亲朋好友也广而告知。一旦达不到目的,则失望沮丧,焦虑不安,同时怀疑自己是否具有常人的生育能力。
二、来自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的关心、同情,或鄙视。
在我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宗接代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人们心中,尤其是在农村和比较偏远地区。这使不孕患者背负了很大的压力。双方父母的过度关心也是造成不孕夫妇心理压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自身的承受能力。
患者对自身疾病有限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心理压力的来源之一。患不孕症病程长短、病因的不同、治疗过程以及患者本人家庭的社会文化背景都会影响到患者所承受的压力。患者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越低,患者所承受的压力越高。治疗过程中的期待则更易造成心理上的压力,比如接受不孕治疗后回家备孕,许多患者承认自己非常紧张,甚至影响睡眠与饮食。一旦治疗失败,立即陷入情绪低谷,悲观失望,不能自拔。
不孕不育虽然不是致命性的疾病,但它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夫妻感情破裂、家庭不和、离婚等。对大多数不育夫妇来说,“不孕不育症”是其生活中经历的最有压力的事件之一,极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和精神压力。因此“不孕不育症”不但是一种疾病,更是一种心理创伤。
目前,在不孕不育症的诊治过程中,对患者夫妇心理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