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对于很多女性来说真的是一种“噩梦”,当它出现的时候,你是不是有过“下辈子不想做女生了”的想法。每个月都那么几天,整个人情绪不稳定,焦虑暴躁,乳房胀痛,脸上冒痘,腰膝酸软,更可怕的是腹部疼痛难忍,站着、躺着、坐着、跪着……怎么着都痛,就像西游记里孙悟空跳进了铁扇公主的肚子翻来覆去地搅动,完全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挺过去的。
如果你有个“贴心”的男友,他一定会体贴的告诉小仙女“多喝热水”,然后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暴打他一顿出出气。没有男友的单身小仙女就惨啰,可能就只有红糖姜水、止痛药再加上强大的意志力来抗衡了。
面对痛经,难道我们小仙女只能靠“多喝热水”或者止痛药来缓解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拜访医院康复医学科盆底康复中心曾令虹副主任医师,她告诉我们,中医针灸也是缓解痛经,调理内分泌失调的有效方式。
很多人可能不解,中医针灸是传统中医康复治疗的手段之一,常常听到中风了或者颈腰腿部问题才做中医针灸吗?怎么对痛经也有作用呢?想知道中医针灸是如何治疗痛经的小仙女们,今天我们就请来了曾令虹副主任医师,为大家介绍以下中医针灸治疗痛经的原理和方法。
痛经治疗需要“对症下药”
痛经又称“行经腹痛”,是指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以青年女性较为多见。现代医学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指月经前后和行经期间出现下腹疼痛坠胀,而生殖器官无器质性变。继发性痛经则是伴随生殖器官病变的痛经,常见的原因有子宫的过度前倾或后倾、子宮内膜异位、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增厚及子宫颈管狭窄等。
其实,妹子们遇到痛经也无需“正面刚”,积极配合正确的中医针灸方法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痛经的作用。在中医上有这样的话“不通则痛”,“不痛则通”,“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痛经患者可以用中医针灸结合中药调理痛经,甚至治愈痛经。
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曾令虹副主任医师告诉小编:“在中医上,痛经主要是与经期或者月经前后受到各类致病因素导致气滞血瘀而造成的。包括外界气候、情绪过激、饮食结构、起居睡眠不规律等等的问题。这些因素导致人体督任冲脉的气血不畅、胞宫气血流通受阻,从而不通则痛,或者不荣而痛,引起痛经。因此在治疗上,我们也要对症下针,对每位患者辨证选择穴位及补泻手法。对原发性痛经中医针灸有显著疗效,治疗宜从经前3-5天开始,直到月经期末,连续治疗几个月经周期,一般连续治疗2-4个周期。而继发性痛经,运用中医针灸疗法减轻症状后,应及时确诊原发病变,防止小毛病慢慢拖成大问题,影响生育。”
夏日炎炎,“贪凉”不可取
随着气温持续走高,广东已进入盛夏状态。穿露脐装,赤脚穿凉鞋,大量吃冷饮,整夜吹着空调入睡等等都是小仙女们在夏季最常见的生活习惯。然而,“月经不调,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身体虚弱的情况下受寒导致。尤其是在经期,仍然过度贪凉、熬夜、再加上饮食不规律,已经成为了女性痛经频发的主要原因。”曾令虹谈道。
原来,很多女性觉得,广东的夏季天气太炎热,应该多喝冷饮,多在夜间活动,这就忽视了身体的“冷暖平衡”,尤其是经期也不收敛的情况下,你不痛经还能谁痛经呢?因此,首先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保暖”功课。比如,月经来临前,不宜长时间在空调房或吹电扇,尽量使室温不低于26℃;不宜大量饮食冷饮,可以用热性的水果和白开水代替。
生理期期间如果没有正确的护理习惯,这位“老朋友”有可能会给女性增添不少麻烦,甚至对女性的健康造成威胁哦。因此,一旦出现痛经的现象,一定不能任由它发展,应当尽早采取治疗对策。
小小银针,大有作为
在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治疗室,小编看到了一位很年轻的小女生小刘。她介绍到:“我在中学时一切都挺好的,月经也规律;自从上了大学就开始放飞自我,大量喝冷饮,熬夜,结果后来来月经痛到我怀疑人生,连打的力气都没有”。她四处求医,痛经时好时坏,最后还是来到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刚开始我是不信中医针灸能扎好的,各种中药西药我都吃了,该做的检查都做了;但是在曾医生这里扎完三次针,来月经的时候,第一次,我感觉整个人都像获得了新生一样,中医针灸太神奇了。这次我是带着同学一起过来的。”
但为什么我们看到两位女生扎的中医针灸不一样呢?小刘扎的下背部为主,和她一起的另一个女生扎的主要是腿呢?曾令虹副主任医师强调:“痛经这个病,大部分患者都是吃冷饮太多伤及脾肾阳气来的,表现为经期小腹冷痛、畏寒肢冷,传统的喝生姜红糖水能缓解,小刘我们选用背部温补脾肾的穴位为主;但是还有部分患者的痛经是气滞血瘀、湿热下注、肝胆火旺来的,比如小陈就是湿热下注,她我就选用了腿部的健脾化湿的穴位为主。我们辨证准确,选择穴位精准,自然大多数人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曾令虹副主任医师强调,中医针灸不仅可以缓解痛经,还可以用于治疗各类月经期间疾病、更年期综合症,促排卵与受孕、促进乳汁分泌、产后盆底功能保健等等的女性月经相关的康复治疗。
在惠州三院康复医学中心,中医针灸可以说是传统康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小编了解到,中医针灸还可以细分为耳针、头针、眼针、火针、揿针、电针、温针、埋线疗法以及独特的解结针法等,针对不同的病症和患者自身情况,医生会选择适当中医针灸疗法,可以说是小小银针,大有作为。
如今传统疗法越来越多的被重视,大家对于中医针灸的接受程度也普遍提高了,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才能尽早摆脱痛经“小阴影”、疾病“大困扰”。
医生推荐
曾令虹,医院康复医学中心盆底康复中心组长,副主任医师。擅长产后整体康复、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以及常见疾病的中医针灸治疗,如女性月经不调、内分泌失调、痛经及不孕不育等的中医针灸调理。
图文来源
一点资讯惠州
编辑
宣传办许燕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