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天学习朱小南先生治疗经前乳胀的临床经验及特色用药。
经前乳胀,历代妇科书籍中很少记述,而在日常门诊时所见患者较多。
究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是过去在封建社会,认为乳房是隐秘之处,即有胀痛,亦多畏羞而不言;二是本症在经前发作,至经来后能自行消失,因而忽略。
事实上这一症状,不仅能妨碍身心健康,甚至可影响生育,因此值得注意和研究。
临证间,凡遇经前乳胀者,多数兼有不孕症,患者专来医治经前乳胀者较少,多半是因为不孕就诊而询问症状时发现了本症。
根据多年来记录较完整的20例本症,加以分析。
01
症状分析与临证分析
经前乳胀,发生在经前,一般都在临经前3~7天;亦有甚至在经后半月左右发生乳胀,至经来一二天间消失;亦有直到经净后始行消失,于下次月经前重复发作,颇有规律性和周期性。
乳胀之程度,有乳房作胀,乳头疼痛,乳胀兼有结块及乳胀结块兼有灼热感等。
此外,在本文病例中兼有腹胀、腰酸及行经腹痛者17例,纳呆者10例,胸闷者8例,小腹旁吊痛者5例,性欲淡薄者4例。
其中8例经妇科检查,发现有输卵管炎者3例,输卵管阻塞1例,子宫发育欠佳者1例,子宫发育不全兼输卵管炎者1例,子宫颈炎、性神经麻痹者各1例。
20例患者大都有不孕史,2~5年不孕者11例,6~10年不孕者6例,11~13年不孕者3例。
02
分型
(1)肝郁脾虚型(14例):临经前胸闷乳胀,食欲不振,泛泛欲吐,腹胀或小腹坠胀而痛,间有小腹两侧吊痛感,脉象弦细,舌淡而胖,苔薄白。
(2)肝郁肾亏型(3例):临经前胸闷乳胀,腰酸肢软,平时性欲淡薄,经水初潮16~20岁间,脉象沉弦,舌淡少苔。
(3)肝郁血虚型(1例):临经前乳胀,头昏目眩,面色萎*,精神疲怠,经水时常错后,量少色淡,脉象细弦,舌绛少苔。
(4)肝郁冲任虚寒型(1例):临经前乳胀,腰酸神疲,小腹有寒冷感,脉象细迟,舌淡苔薄白。
(5)肝郁火旺型(1例):临经前胸闷乳胀,口干内热,小腹疼痛,或小腹两侧胀痛,平时有秽带,脉象弦而稍数,舌淡红苔薄*。
03
治疗
治疗方法,以行气开郁、健脾和胃为主。
用香附、合欢皮、苏罗子、路路通各9克,广郁金、焦白术、炒乌药、陈皮各3克,炒枳壳3克。
乳胀甚者,加青橘叶、橘核;乳胀痛者,加川楝子、蒲公英;乳胀有块者,加王不留行、炮山甲;乳胀有块兼有灼热感者,加海藻、昆布;
兼有肾虚者,加杜仲、续断;兼有血虚者,加当归、熟地;兼有冲任虚寒者,加鹿角霜、肉桂;兼有火旺者,加*柏、青蒿;小腹两旁掣痛者,加红藤、白头翁。
04
疗程
于临经前有胸闷乳胀时开始服用,直至经来胀痛消失为1个疗程,如此连续服用3~4个疗程,可获确效。
05
临床疗效观察
20例中治疗次数最少者3次,最多者41次,一般多在10次左右。治后痊愈并怀孕者13例,症状好转尚未有孕者6例,无效者1例。
其中肝郁脾虚型14例,痊愈11例(其间10例受孕),3例好转;肝郁肾亏型3例中2例好转,1例无效;其余三型各1例,均痊愈而受孕。
06
验案举隅
例1、贾某,30岁,门诊号:。
婚后生一女,迄今已12年未孕。曾患子宫炎,业已治愈。
现在经期尚准,惟经前有乳部胀痛,胸闷纳呆,常有饥嘈,经来时亦有乳部胀痛,脉象细弦,舌苔薄*。
诊断为肝郁脾虚型乳胀不孕。西医诊断为输卵管阻塞。
经前乳胀时服用处方:香附、郁金、当归、白术、枳壳、娑罗子、路路通、橘核、乌药、青橘叶、陈皮。
至经来腹痛时,用原方去娑罗子、路路通、橘叶核,加白芍、延胡索、乳没、木香。
经治疗9次,逾6个月怀孕。
例2、程某,30岁,门诊号:。
婚后5年未孕,经来先后不一,经前1周乳房胀痛,经行时小腹胀痛,平时多秽带,小腹两侧时有隐痛,行经时更有吊痛感,口干内热,胸闷腰酸,脉象细数,舌苔薄*。
诊断为肝郁火旺型乳胀不孕。
经前乳胀时服用处方:香附、郁金、当归、娑罗子、路路通、橘叶核、白术、红藤、枳壳、柴胡、陈皮。
平时小腹两侧隐痛,有腥臭*带时处方:白术、茯苓、陈皮、樗白皮、白槿花、川*柏、红藤、白头翁、怀山药、山萸肉、白果。
经连续治疗8次,于1年半后怀孕,足月分娩。
例3、马某,35岁,门诊号:。
婚后8年未孕,月经偏后,经前预感乳房胀痛,经来时小腹冷痛,平时性欲淡薄,带下连绵,腰酸神疲,脉象细迟,舌苔薄白。
诊断为肝郁冲任虚寒型乳胀不孕。
经前乳胀时服用处方:香附、郁金、橘叶核、白术、陈皮、合欢皮、枳壳、乌药、鹿角霜、陈艾。
经净后10~20天处方:鹿角霜、肉桂、巴戟天、仙灵脾、当归、川芎、白芍、杜仲、川断、阿胶。
经治疗17次后怀孕。
07
讨论
推敲经前乳胀的病机,主要为肝郁。
盖肝为将*之官,性喜条达,如受情志刺激,气郁滞留,难于疏泄,横逆犯胃,于是肝郁胃阻,两经经络相应地受到影响。
乳头属肝,乳房属胃,故症见乳头疼痛,乳房作胀。临证间可以证实肝气郁结和乳胀有着密切关系。
有一杨姓患者,婚后11年未孕,临经胸闷乳胀,经来1天自消。于年11月间,经净1周,因事动怒气郁,又现胸闷乳胀,一若临经前所见之征象。
由于肝经的循行部位是“循阴股,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灵枢·经脉》),因而某些生殖器疾患常与肝经有关。
《素问·骨空论篇》谓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而主孕育。
任脉与肝经亦有密切关系,两经经脉同行小腹,且任脉有腧穴,如曲骨、中极、关元等都和肝经相会。
当经水将来之时,血海充盈,小腹也相应地有紧张感,于是肝经郁滞之象更为显著,上则见胸闷乳胀,下则小腹胀痛。
经水来后,血海渐空,故小腹紧张感也随之消失,肝郁缓和,故乳胀腹胀亦平。若此周期性反复发作,日久则导致不孕。
治疗本症,宜持之以恒,须于经前乳胀时开始,直到经来胀痛消失为止,连续3~4个月,可获确效。
往往有部分患者,上月治疗后,本月经来时未感胀痛,以为痊愈,便停服药,而至下次经前,诸症复作,以致功败垂成,殊可惋惜。
乳胀之症与肝经关系最密切,治疗一般以疏肝理气为主。思《瑞竹堂方》四制香附丸及《奇效良方》一品丸,两方都以单味香附为主。
香附,能理气调经,为妇科要药,朱老用以配合郁金、合欢皮,两味皆能理气解郁,郁金又能活血消胀,合欢皮更可解愁,三品相配,相得益彰。
再加白术、陈皮、枳壳健脾和胃,以增进食欲,取指迷宽中丸之意。
娑罗子(天师栗)、路路通(九孔子),疏通经络。朱老常以两药同用,服后上易嗳气,下则放矢,因而乳胀、腹胀俱减,效颇显著。
乌药则香窜散气,能消胀止痛。
综合全方有疏肝开郁,疏通经络,调经止痛,健脾和胃之功用。
青橘叶,有行气疏肝消结之功,橘核,能温化消结,两药历来为治乳房结核之专药,乳胀甚者可加入。
川楝子、蒲公英利气止痛,消肿散结,两药治乳痈颇能获效。
王不留行、炮山甲性善走窜,通络而消结块,今用二味研细末,每次服1.5克,有消除乳房结块之效。
海藻、昆布味咸能软坚,性寒又可散热,可解乳部郁热。
一,中医百宝箱
◆风水与中医,中医人应略懂风水
◆潘德孚:疼痛是生命的自救信号
◆只言片语学中医:清代高手的《医林琐语》
◆头发越掉越多?中医调养教你把头发养回来!
◆现代人常见“上热下寒”,张仲景这个方子管用!
◆中医房事养生7大要旨
◆仲景的“真武汤”怎么用?
◆关于死亡,这可能是一篇颠覆你认知的文章!
◆“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我国每21秒钟就有1人因它死亡
◆疾病的来源:“怨、恨、恼、怒、烦”
◆近个穴位怎么记?谈谈每个穴位的前世今生(收藏)!
◆老中医临床针灸选穴思路,太实用了,必须收藏!
◆五声对五脏,根据声音诊断脏腑健康!
◆一图看尽*元御六气治法
◆糖尿病患者宜多做做耳穴按摩
◆*元御学术思想及用药总结
◆成为中医高手必须得靠师承吗?
◆懂一些中药,能多活十年!为了家人的健康,赶快收藏!
◆青少年白发,中医有何妙招?
◆一代名医,*元御传奇的一生
◆熟记配伍表,你就是自己的中医师!(常见病配方)
◆郑钦安:临证先别阴阳,万病不越阴阳两法
◆任应秋:我学医五十多年的经验和方法(深度长文)
◆太难得了,种常用非处方中成药汇总
◆我花了两三千元,还不如一味白茅根
◆中医是最好的预防医学◆观嘴唇,知健康
◆每个中国人都该学中医!
◆处处是中医:遍地皆是药!(歌诀篇)
◆很多人说中医不科学无科学证据?
◆正统中医学与现代中医学的差异
◆中医是否需要科学化、现代化呢?
◆科学你慢慢学,中医我先治病去了
◆高清舌诊图谱(收藏)
◆面诊、眼诊、鼻诊、耳诊、唇诊、舌诊、齿诊图...都收集齐了!
◆中医脉诊入门必知--什么是寸口脉,如何诊脉,诊脉要素有哪些?
◆中医辨证血虚、血瘀、血寒、血热,四种血症,附带食疗调理
◆阳明的运气义(下)
◆一个好的中医,医院
◆他43岁学中医,却成为一代医学宗师!
◆中医是经验的医学,没有科学的依据对吗?
◆假如人人学点中医,不知可以避免多少悲剧
◆中医“把脉”的原理是什么?掌握这五条秒懂!
◆老中医一辈子的经验总结,记住了你就是中医了!
◆最有价值的:伤寒论精简版(浓缩精华)
◆经络和经方中医的关系
◆中医:潜伏于中国地下的根
◆人体经络穴位图(最新版)
◆我们为什么成不了中医高手?◆中医:蠢学生,学到皮毛当做宝;真高手,传承断绝无人接
◆失去中医,我们将付出怎样的代价?
◆了解中医理论,不做当代“医盲”
◆岁老中医的临终馈赠,句句都很强!
◆28种常见脉象都具体有哪些表现呢?
◆人体全身疼痛点(专业版)
◆困惑!为什么大多数国人相信中医,看病却不首选中医?
◆78岁中医专家谈给高官治病经历,道出了中医被打压的真相
◆《老牛论中医》
◆《人为什么会生病》
◆《问中医几度秋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中医色诊视频大全》
◆《中医怎么看“癌症”》
◆《浅论中医之道--按摩篇》
◆《绿色疗法:点穴按摩穴位方》
◆《中医辨证的根本:阴阳寒热》◆《60集大型纪录片》
◆《中医怎么看“高血压、糖尿病、肝病和肝炎”》
二,疾病治疗
◆肝炎的治疗◆心绞痛的穴位方
◆急性心绞痛的中医救治方法
◆夏天养护心脏的好方法:撞背功
◆口腔溃疡最好的办法,就是引火下行
◆糖尿病患者多做做耳穴按摩
◆《中医怎么看“高血压、糖尿病、肝病和肝炎”》
◆身体健壮的运动员会突发心脏病猝死,而有心脏病
◆脾胃虚,则九窍不通
◆中药是否会伤胃呢?
◆新型肺炎的预防和治疗
◆得了新型冠状病*肺炎怎么办?
◆吃西药会伤胃?实际上是五脏六腑皆伤
◆胃不好的时候,最好别碰这5种水果,再有营养也不行!
◆就这么一个普通的健脾胃方子就能起死回生
◆国医大师熊继柏谈新型冠状病*肺炎中医药诊疗
◆什么是肾亏呢?
◆补肾壮阳的意义何在?
◆肾不好多吃黑八大黑色营养食物
◆遗精、纵欲、手淫病者,伤精恢复的方法
◆五脏有好恶:肝怕堵,心怕累,脾…
◆论癌症
◆更深一层看癌症
◆三把刀治疗下的癌症
◆中医能不能治疗癌症
◆《中医怎么看“癌症”》
◆凡生癌症者,三焦皆不通!
◆谈谈中医对肿瘤和癌症的认识
◆旷世奇人倪海厦:中医为什么能治好癌症?
◆《中医怎么看“高血压、糖尿病、肝病和肝炎”》
◆远离“癌症性格”,这20个字值得每个女性深思!
◆上工治未病
◆绿色治疗--我的最爱
◆人体经络穴位图(最新版)
◆用外治法,如何做到准确的辨证施治?
◆瘀堵越多,得癌几率越大…
◆一剂妙方,让你轻松拥有健康
◆揉腹几乎可以解决任何慢性病
◆难得这么全!针灸、按摩全息图之精髓
◆上工治未病,正确的观念才是治本的良方
◆五脏有好恶:肝怕堵,心怕累,脾…
◆岁老中医隐藏千年的长寿法,每天照
◆把这里的“硬结”揉开,很多病就好了
◆21种小儿推拿动图,教你轻松应对小儿常见病
◆中医养生十八法健身强肾防病延年益寿
◆长大后才明白,原来儿时的天真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通俗易懂:凤仙姨的生命和健康理论让我茅塞顿开◆简单有效:凤仙姨的治疗方法和效果令我惊奇不已
◆把这里的“硬结”揉开,很多病就好了
◆如何让能量,自然而然地打通人体全部经络?
◆为家人按摩,需要精气神的灌注、爱和关心
◆瘀堵越多,得癌几率越大,气瘀血瘀痰淤湿淤是这样坑害你的!
◆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养生,特别是在患病时
◆对待疾病就像战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夏天要怎么过?首先要辨清楚身体是寒是热
◆疾病不仅是物质层次的病,还有一个能量层次和精神层次
◆家家必备的中医“外治”法
◆人体疾病的真相,原来是因为你一直在“透支生命”
◆生病后最重要的不是吃药,而是先回到正常的生活
三,饮食睡眠养生
◆养生原则:食勿过烫
◆养生原则:食勿过冷
◆养生原则:食勿过硬
◆养生原则:食勿过粘
◆养生原则:食勿过饱
◆饮食有节,健康长寿
◆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
◆孙思邈:夜饭饱,损一日之寿
◆夏季养生保健的四大法则
◆夏天吃茴香菜,都有哪些作用?
◆吃对了,喝对了,日常饮食也能治大病
◆生姜用得好,大病小病都赶跑,健健康康活到老!
◆中医讲的“发物”到底是什么东西?
◆肉类会造成心脏、血管的病变,老年人少吃肉对吗
◆「五谷为养」怎么养?常见的主食别吃错!
◆牙好身体才健康,盘点10种易损害牙齿的食物
◆阴虚火旺、脾虚肝郁、痰湿……属于虚不受补
◆实用!医院首次公开种食疗煲汤配方,果断收藏!
◆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睡!
◆睡觉该怎么睡?朝向哪里、有什么忌讳…看古人
四,心理运动养生
◆开悟的七大元素
◆凡心所感,皆是心相
◆如何成为一个运气很好的人?
◆起心动念:你所不知的惊人力量
◆养生之本是养神心静神安福寿存
◆不要执着去做一个“好人”,要让自己做一个更好的人◆你知道人的意念能量有多强大吗?
◆让你的潜意识被看见,你才能真正自由!
◆健康的根本在心,这才是中医养生的境界
◆恍然大悟!!心念才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
◆庄子: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身上无痛苦,心里无烦恼!
◆当你放松了,内在的平和之性就显现了!
◆吸引力法则:你变了,一切就变了!
◆情绪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
◆语言中的能量,能改变你的未来
◆世界上最有能量的语言,一定要经常说!
◆厉害的人,早已戒掉了不良的情绪
◆我为什么不敢轻易叫人修行?
◆当你老了,一定要留给自己的七张底牌!
◆缺爱就会生病,这12个迹象表明你没有真正爱自己!
◆人到中年却在“假装”健康,每个人都会犯这些致命的错误!
◆南怀瑾:无论遇见什么,你只需保持平静(静心好文)
◆女人的嘴,决定一个家庭的命运
◆真正的正能量是,你先活成了光源
◆如何让能量,自然而然地打通人体全部经络?
◆荣格:把后半辈子还给自己,去追随你内在的声音
◆蔡志忠:每个当下都是你生命的实相
◆蔡志忠:依靠努力只能成功一时,改变观念才能成功一世
◆养生课堂:拍打功
◆久坐身体产生13个致命变化
◆轰动世界的故事:打坐的力量
◆两仪融和经络拍打健康法郭育麟◆原创|危害健康的运动都有哪些?
◆闭目养神,养的可不止“神”!
◆中医养生十八法健身强肾防病延年益寿
◆踮脚,补肾气,治腰痛!这个小动作,就是这么神奇!
◆叶曼女士讲述自己修习禅定的实证经历(下)
◆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怎么办?五劳调理很重要!
五,正本清源
◆药物的*性最终伤害了谁?
◆输液=自杀!终于上央视了!
◆打点滴是营养针?还是催命针呢?
◆“输液好得快”,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疾病意味着战争,医疗绝不是产业!
◆杀死我们的不是疾病,而是我们自己!
◆正在被抗生素毁掉的中国人!
◆“激素”医生、“消炎”医生、“输液”医生
◆央视:门诊输液被叫停,过度医疗才是病!
◆输液时进入人体内的微粒有可能让你输掉健康!
◆为什么中国人一感冒就去吊瓶打针?“老中医”揭开
◆心血管病只能放支架?为您推荐老中医李可的破格救心
◆美国被滥用的十大诊疗技术:补钙、吃他汀
◆写给被我们割掉的子宫、扁桃体、胆囊、脾……
◆北京协和医学教授惊人发言!得罪天下医生,也要发你看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