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不育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普不明原因不孕不育的福音来了 [复制链接]

1#

孕育生命是一件神奇而美好的事情

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耐心

有人如愿以偿,满怀喜悦

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也有人历经波折,仍未如愿

不孕症这个“大魔咒”

就这样笼罩了一个个不幸的家庭......

什么是不孕症?

世界卫生组织的不孕定义为: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1年而未受孕者,称为不孕症。其中从未受孕者称原发不孕,有过妊娠而后不孕者称继发不孕。

在不孕症的患者当中,有些人做过各种检查,输卵管两侧通畅,没有子宫肌瘤,也没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功能正常,月经正常,各种检查都正常,甚至连腹腔镜也做了还是没有找到异常之处,染色体正常,免疫也正常;精虫数量、活动力、型态、液化时间都正常,努力多年却仍旧不会怀孕,这类患者就会被归类为不明原因不孕症!

不明原因不孕症,大约占不孕症的10~15%左右,通常他们总是受尽各种苦楚,为了怀孕到处检查,就是查不到确切的问题,就这样不断循环着,甚至是做了人工、试管也都没有好消息。

大部分原因不明的不孕夫妻可能是免疫性不孕。

免疫性不孕

由生殖系统抗原自身免疫或同种免疫引起的不孕。

免疫不孕机理是十分复杂的,一般来说,女性生殖道粘膜局部具有产出抗体的能力,自身免疫对卵子、子宫内膜及生殖道周围组织产生抗体;在生殖道损伤或发生炎症时,精子抗原进入女性生殖道会发生局部和全身的免疫反应。

目前已知的致病性抗体有抗精子抗体、抗卵巢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抗心磷脂抗体以及抗透明带抗体等。

对例不孕不育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联合检测血清中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卵巢抗体(AoAb)、抗绒毛膜抗体(HCGAb)、抗滋养层抗体(ATAb)、抗心磷脂抗体(ACAb)、抗透明带抗体(AzpAb)。

结果:例男性的AsAb阳性率为25.73%,例女性中7种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3.06%、20.00%、6.74%、11.35%、7.21%、14.74%和7.60%。

说明免疫性原因是大部分不明原因继发性不孕不育和反复流产的主要原因。

1抗精子抗体(AsAb)

由于存在于女性生殖道的抗体与精子抗原作用使精子凝集,阻止精子穿透宫颈粘液导致不孕。继发性不孕组与原发性不孕组ASAb阳性人数的比值为2∶1,说明流产后女性生殖道粘膜损伤易产生ASAb,由此可见ASAb的局部阻止作用是造成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

2抗卵巢抗体(AoAb)

女性不孕与卵巢免疫有关,50年代有人曾用荧光抗体技术检查30例无排卵病人,其中16例见到抗体,说明卵巢具有特异性抗原。据此推论,无排卵症的发生与自身免疫有关。女抗卵巢抗体可通过包裹卵细胞而抑制排卵或阻止精子穿过,从而影响受精卵形成;在补体作用下,抗卵巢抗体可产生细胞*作用,破坏卵巢组织并影响卵巢内分泌功能;还可通过促进T细胞浸润,使卵巢局部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正常分泌激素,进而影响卵泡发育及排卵,引起不孕。

3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

育龄妇女子宫内膜在卵巢激素的调节下,产生周期性的剥脱,一般不诱发抗体产生,但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中,异位生长的内膜刺激周围组织产生炎性反应,巨噬细胞吞噬内膜碎片后,即诱发自身免疫反应;此外,人工流产时蜕膜组织也可能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抗子宫内膜抗体多存在于EMT患者中。抗子宫内膜抗体的靶细胞是子宫内膜,其能使子宫内膜发生病理性损伤,改变子宫内膜的结构和功能,使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影响胚胎着床及发育,进而引发不孕;抗子宫内膜抗体还可通过增加内膜中的免疫复合物,干扰精卵结合及运输,导致不孕。

4抗绒毛膜抗体(HCGAb)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于胚胎着床和维持妊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特异性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可将其灭活,因此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对于不孕及早期流产有重要影响。

5抗心磷脂抗体(ACAb)

抗心磷脂抗体可通过形成微血管血栓,引起子宫内膜、蜕膜或胎盘血供不足,导致流产。

6抗透明带抗体(AzpAb)

抗透明带抗体通过掩盖透明带上特异性精子受体、包裹受精卵以及抗原抗体复合物阻止精子通过透明带,导致不孕。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会诊详情

会诊时间:年1月23-24日

会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