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不育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此女子16年不育,丈夫毫无怨言,她主动将 [复制链接]

1#

民国时的军阀大都好色如命,妻妾成群,如“哈儿师长”范绍增、“三不知将军”张宗昌、杨森、张作霖等,但“山西王”阎锡山却是其中得到另类。

阎锡山出身低微,年经父母之命迎娶了同乡当地望族女子徐竹青,当时他年仅14岁。对于这种父母包办婚姻,尚在少年的正阎锡山和徐竹青都没有反对,即便婚前二人并未见过面,但也没有影响这小两口之间的感情,阎锡山对妻子千依百顺,过年时还亲手为其写下一副对联:“竹青四时真味在,莺芳一世古香存。”开头二字便是妻子的名字。

结婚这一年,阎锡山正辍学随父亲经商,不过很快他便经商失败,负债两千吊,为躲债不得已逃到太原做伙计为生,徐竹青对此毫无怨言,一心相随。也正是在太原,年阎锡山考入山西武备学堂,次年六月被官费保送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

学成归国的阎锡山很快便发达起来,先是任山西新军第四十三协第八十六标标统(相当于上校团长),辛亥革命后被公推为山西都督,成为当时全国瞩目的军阀大佬之一。

此时距离阎锡山与徐竹青结婚已经过了14年,这14年间二人相濡以沫,恩爱如初,但唯一不足的是徐竹青却身体不孕,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对此,阎锡山并不在意,他在日记里写道:“结婚以选与自己志向相同以互相成就其志者,为第一义。敦厚淳朴以得善嗣者,为第二义。温和巧能以整理家务者,为第三义。徒尚美貌者,则无意义之可言矣!”而显然,妻子徐竹青便是他的“志向相同以互相成就其志者。”

阎锡山不在意,不代表徐竹青不在意,要知道当时的社会观念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思来想去,徐竹青主动做通了阎锡山的工作,为他纳妾,阎锡山对此的意见是“只要给我找一个身体健康,能生育的姑娘就行,其他不必考虑。”

经多方考虑,徐竹青最终为阎锡山选的妾室正是自己的妹妹徐兰森。徐兰森本姓许,拜徐竹青之父徐一敬为养父,所以她也算是徐竹青的妹妹。

年12月27日,徐兰森正式过门,成为阎锡山的如夫人,而这时徐竹青已经嫁给了阎锡山16年。婚后的徐兰森为阎锡山生下五个儿子,按阎锡山规定,这些孩子叫徐竹青妈妈,称徐兰森为姨妈。徐兰森命不好,民国三十四年(年)病逝于太原,终年48岁。

徐竹青晚年跟随阎锡山颠沛流离,避居台岛,年,在阎锡山去世后的第四年,徐竹青也离开了人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