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不育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孩配套支持措施来了河南商报洛阳 [复制链接]

1#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王苗苗/文

5月31日,对不少计划要“三孩”的家庭来说,是一个期盼已久的日子。

那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并指出,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看到三孩放开的消息,37岁的李丽(化名)却陷入纠结,“要二宝时完全没有纠结,因为我和爱人都是非独生子女,觉得兄弟姐妹多相互有个照应,但现在要三胎,担心的事儿挺多。”李丽坦言,自己最大的顾虑就是年纪,“担心生三胎有风险,也担心家人的精力不够。”

其实不光李丽,许多人乍一听到三孩政策,就急着表示,压力大、不好养、成本高、难支撑、养不起……事实上,为了让“你好!三孩”真正地实现,国家正紧锣密鼓地逐个破解大家的顾虑。

几天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发布,作出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重大决策部署。而随后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针对老百姓的生娃、养娃、带娃的痛点,也做了一一解答。

最怕俩孩子同时生病

没人带娃成许多人不想再生的重要原因

如今,李丽的大宝已经8岁,小宝也5岁了。平时生活虽然忙碌,但她感觉还算是得心应手,甚至可以用“非常满意”来形容。

李丽的爱人是一名老师,两个孩子的教育问题不用她操心,接送孩子上兴趣班对她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最关键的是,李丽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过多要求,相反,她和老公更在意对孩子“三观”的培养。

不过,李丽也坦言,带两个孩子也并不轻松,最让她害怕的就是两个孩子一起生病。“去年疫情时候,俩孩子一起生病了,而且那几天我婆婆也不舒服,我就只能抱着一个、牵医院看病,挂号、做检查……那一刻真的是挺无奈的。”

对于不少有二孩的家庭来说,带孩子的重任一般都落在母亲或者老人身上,而如果再要一个孩子,那随即而来的就是没人看娃的现实困难。

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0—3岁的婴幼儿有万左右,而其中1/3有比较强烈的托育服务的需求,但实际上,现在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仅为5.5%左右,供给和需求缺口很大。可以说,婴幼儿无人照料,成为制约生育的重要原因。

没人看娃,咋办?

已有家托育机构备案

针对没人看孩子这一问题,“十四五”规划把托育服务作为重点来发展,提出到“十四五”期末,使每千人的托位数从目前的1.8提高到4.5,目前相关工作已在积极推进。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杨文庄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和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部门密切合作。截至6月30日,在国家卫健委全国托育机构备案系统里,已有多家机构通过了备案,目前还有1万多家积极申请,市场很积极、很活跃,这是一个现状。

而近年来,河南通过政府鼓励、政策引导和发挥社会力量作用,托育服务也有了快速发展。截至去年年底,全省共有从事托育服务的机构个,提供托位11万个,入托婴幼儿6万人。截至今年5月10日,全省有家托育机构申请备案,其中已通过审核完成登记备案的有家。

据了解,“十四五”托育服务发展的专项规划正在研究编制中,将扩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并调动国企、社会、资本等各类主体积极投入托育行业。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将通过实施“十四五”普惠托育服务扩容和托育建设专项工程,支持综合托育服务机构和社区托育服务设施的建设;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在工作场所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规范家庭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同时推动托育人才培养、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建立托育服务登记备案等制度,坚决守住托育服务安全和健康的底线。

一个月小块钱

两个孩子的学费已花去一人当月工资

养两个孩子需要花多少钱?

没生老二前,张鹭(化名)算过一笔账:从备孕那天起算,孕前检查、围产保健、营养品、奶粉、尿不湿、早教班、兴趣班……孩子3岁前,应该花费不少于8万元。

然而,张鹭万万没想到,仅仅是为了怀上老二,她就已经花费5万多元。当然,结果是好的,她成功生下来一名健康的男婴。

常有人说,一个也是养,两个也是养,似乎养一个孩子所要消耗的精力和财力,等同于养两个孩子的支出,可事实上,真不是这么简单。

“衣服、书本、玩具这些可以用老大的,能减少一部分开销,可兴趣班、幼儿园不行吧,特别是幼儿园,我们小区门口这个,一个月就得小块钱。”张鹭和老公都是外地来郑州工作生活的,他们一个月房贷元,日常生活每月基本开销元,老大的兴趣班加上老二的幼儿园学费,几乎花光张鹭每月的工资。

“以前每个月还能存点,现在很难。下个月我婆婆回家照顾我弟妹,还得请保姆,不敢想。”张鹭说。

幼儿园难上、上不起?

普惠园将进一步增加

三孩政策落地,入园需求将进一步增加。而与此同时,普惠性幼儿园上不了,私立幼儿园又太贵,成了不少家庭面临的一大现实问题。那么,如何确保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满足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呢?

有数据显示,年,全国学前三年的毛入园率已达到了85.2%,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了84.7%。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在此基础上,教育部将会同中央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部署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到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要达到90%以上,且要进一步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推进科学布局普惠园的工作。

“这两年来,我们在小区配套幼儿园的治理上下了很大气力,回收了2万多所幼儿园,增加了万个学位,有效支撑了普及普惠目标的实现。”吕玉刚说,未来将大力发展公办园,并积极支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

在幼小衔接方面,将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科学推进小学和幼儿园有效衔接。

据介绍,教育部已专门印发关于实施幼儿园和小学科学衔接的意见。在幼儿园要帮助孩子做好小学入学准备,在小学特别是针对1年级孩子,要帮助做好入学适应,使双方有效衔接。

01

放学早没时间管,怎么办?

课后服务今年全覆盖

放学时间和家长下班时间不一致,让“接孩子难”成为很多父母的实际问题。为解决这一实际困难,《决定》要求“推动放学时间与父母下班时间衔接”,可这一工作具体会如何落实呢?

据吕玉刚介绍,年以来,教育部对课后服务工作进行了部署,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共有10.2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开展了课后服务,有万学生参加了课后服务。接下来,每个义务教育学校都要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条件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今年秋季开学以后,实现学校全覆盖。

“只要学生愿意留在学校参加课后服务,学校就应该提供这样的条件和支持,并设置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项目,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和有效性。”吕玉刚说,课后服务的结束时间和家长的下班时间相衔接,按照当地正常下班时间来考虑。原则上,每周5个工作日,每天课后服务不少于2个小时,也鼓励学校提供延时托管服务。

可问题又来了,课后服务的费用谁出?据了解,国家有明确政策规定,通过财政补助,实行服务性收费或者代收费的办法,保障课后服务经费。要求各地按照政策规定,为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和相关人员给予相应的补助,切实保障课后服务能够顺利实施。

02

想生却“不敢生”“生不起”?

一揽子政策支持覆盖全生命周期

相关调查显示,养育成本的快速提高,是当下人口生育面临的主要矛盾。经济负担、子女照料、女性对职业发展的担忧等,都成为“不愿生”“不敢生”等制约生育的主要因素。

针对这一问题,《决定》明确了将配套支持措施和三孩生育政策作为一个整体组合提出,要求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提出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一揽子支持举措。

比如,在促进优生优育方面,《决定》提出,将实施妇女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相关工程,扩大妇幼健康服务供给;实施母婴安全提升行动计划、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和母乳喂养促进行动;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范围;开展孕育能力提升专项攻关,建设供需平衡、布局合理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体系,规范不孕不育诊治服务;

而在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等方面研究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

此外,在构建新型婚育文化上,《决定》也有所发力。据民政部社会事务司负责人张贞德表示,将鼓励有条件的婚姻登记机关为开展优生优育和婚前体检咨询提供必要场所,探索将颁证仪式引入结婚登记流程,并加强婚姻家庭辅导,开展婚俗改革试点,治理婚嫁陈规陋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