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小时候看《官场现形记》,觉得是一部很黑暗很枯燥乏味的小说、老是在揭露人性的弱点、一堆男人斗来斗去,哪有《红楼梦》里风花雪月来得惬意?
长大后才发现,风花雪月,只是蛋糕上的那颗樱桃,是生活的点缀,是年会上的大奖,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
而真正的生活,是底下那一块肥硕的蛋糕,带着油腻的奶油,还杂着水果,吃了不但增肥,还有可能增加血糖.......
长大了,蛋糕吃不动了,倒是《官场现形记》里,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
第45回:“误了差使,钉子是我碰!你饱人不知饿人饥。”
这句话后来被改换成了一句利于传播的俚语:饱汉不知饿汉饥。
这句大实话,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一个令人伤心的规则——有的人,拥有的资源太多,吃得太饱,还有的人,拥有的资源太少,饿得厉害。
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道理是一样的。
村姑陈最近想起这句话,是因为刚刚知道了一个白茶界今年比较惨痛的现象——真正的荒野茶产量非常低,用抛荒茶冒充的“荒野茶”,倒是人模人样的满大街招摇过市。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那些拥有荒野茶山的茶农们。
而归根结底,还是人类的劣根性在做怪。
事情的经过,且让村姑陈给您慢慢道来。
自年之后,福鼎白茶大火特火起来,尤其是福鼎白茶里的明珠——高山荒野茶(荒野银针、荒野牡丹),更是红得发紫,紫得冒泡。
那些分到荒野茶山,拥有荒野茶园的茶农,原来是不在意这片山的,因为产生不了经济效益,便成为他们的资产里不受重视,可有可无的一部分。
家里的亲戚朋友,打个招呼,就可以过去采茶,随便采,主人也不会心痛,权当是做个人情。
而这两年荒野茶一炮而红之后,价格飞速上涨。拥有荒野茶园的茶农们,渐渐发现,原来手里这片荒山竟然是片金山。
于是他们开始宝贝起这片荒山来——把这片荒山保护起来,只能自己采了卖钱,一颗都不让别人采,就算金罗大仙来采也不行。
这样本来也是一件好事,自己能知道荒山是宝山,那就会时不时管一管,虽然太远,不能像台地茶园一样管理,但一年去看一两次,防止别人滥采滥伐,也是对福鼎茶区为数不多的真正的荒野茶园资源的一种保护。
然而,刚刚向亲朋们宣布“荒野茶园收回自己采摘”的茶园主人们,没采了两三天,就偃旗息鼓了。
因为他们发现,荒野茶太难采了,量太少了。
采荒野茶,得走得大老远去采摘,荆棘遍地,基本上没有路。
而且荒野茶发育慢,发得少,一天下来,只能采2-3斤银针茶青。如果换算成台地茶,路又近,发育快,采得快,一天能采10多20斤。
2-3斤荒野茶,与10多20斤台地茶,收益是不能比拟的。
用春茶季一天的宝贵时间,去采台地茶,所获得的收益,远远高于采荒野茶所获得的收益。稍微会算点帐的茶农,都不会在这时候去做这赔本买卖。
算过账之后,荒野茶园的主人们,放弃了采荒野茶青,向往年一样,专攻台地茶青去了。
荒野茶园,又恢复了以往的寂寞,这一次,是真正的寂寞。连主人的亲戚朋友,也不会在春茶季去看望它们了。
大多数的荒野茶园,又陷入了白茶还没兴起时的那种清冷氛围,百年孤独。
有趣的是,拥有真正荒野茶园的茶农,不采荒野茶。而没有拥有荒野茶园的茶农,却想尽办法要生产出荒野茶。
谁叫荒野茶现如今大红大热呢?这个市场份额,做为一个合格的茶农,想尽办法也要去占的!
祖上没有分到荒野茶山,怎么办?
没有天然的荒野白茶,我把台地茶园,打理成抛荒白茶园。
办法很简单,把家里的台地茶园,抛荒!不修不剪,不管不理,让茶树们自然生长,长得高挑修长,长得肆无忌惮。
这样抛在一边不管,过个两三年,茶叶的味道就跟台地白茶口味不一样了,采下来,给它套上“荒野茶”的袋子,不就是荒野茶了吗?
这种现象,就像有些人不孕不育,一直怀不上孩子,有些人却一个接一个,生下来养不起,只能送给别人。
只能感慨老天爷资源分配不均。
而村姑陈,不得不为这些聪明茶农的变通招术,竖起大拇指。
抛荒茶,它不是荒野茶。
就算它再抛荒一百年,也不算荒野茶。
抛荒茶,它比起中规中矩的台地茶,要野一些,但跟真正生于荒郊长于野外,天生天养的荒野白茶来说,有本质的区别。
荒野茶的两个条件“荒”和“野”,它只占了一个“荒”,却与“野”完全抛不上边。
所谓的野,是要生于野外,长于野外。
真正的荒野白茶,与灌木杂生,与杂草聚集,生长在一个天然的,原始的植物生态系统里,吸收荒野之地的天气精华,吸收郊野的清新空气和土壤养分——光土壤里的碳氢氧氮磷钾钙镁比例,就与生于台地茶园里的抛荒茶完完全全不同,不但不同,而且高得多得多!
所以,抛荒茶,因为不具备荒野茶的水土、气候、生态等自然条件,它在口感和营养价值上,与荒野茶差了不是一个两个维度。
但是,抛荒茶却比荒野茶幸运。
荒野茶,因为主人的小心思,今年大多数都没有人采摘,那些美味可口的芽头,看来是要抽成枝条长成老叶了。
而抛荒茶,也因为主人的小心思,被采摘下来,装进了印着“荒野白茶”的包装袋里,出厂销售,立刻就被荒野白茶的粉丝们如获至宝地买回去,珍而重之地藏起来。
像古代代嫁的公主,本是宗室罪臣之女,被封了公主的名号,赐婚给番邦的国王,便能顶着王后或者王妃的名号,改变一生命运。
比如,大汉朝大名鼎鼎的和亲公主:刘解忧、刘细君。
真正的荒野茶,站在荒郊野外,孤独终老。
抛荒的台地茶,呆在白茶爱好者的仓库里,风头正劲,受尽呵护与宠爱。
村姑陈要为真正的荒野茶大哭一场。
然而,父母是无法选择的,正如荒野茶无法选择谁来做自己的主人一样。
它本来可以驰骋白茶沙场,横刀立马,光宗耀祖,立下一番功勋,却因为主人的一时蒙蔽,成为了荒山野岭的一棵普通植物。
它站在山巅,遥望尘世的烟火,心中存着不甘不忿。
我从它的心中,看到了燃烧着的小火苗。
现时的不得意,只是磨炼,假以时日,它必将绽放出独有的光芒,一飞冲天,直上青云。
拥有荒野白茶山的茶农,嫌利润低不去采茶青。
没有荒野白茶山的茶农,把自家茶园抛荒了,冒认“荒野白茶”。
城里的人想冲出去,
城外的人想冲进来,
无论采茶也罢,卖茶也罢,
人生的愿望大抵如此。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