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不育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结婚的人越来越少婚姻制度会消亡吗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专科 https://m.39.net/pf/bdfyy/bdfyw/

某一天,我被随手打开的一篇文章里关于婚姻的数据震惊了一小下,尽管我知道现在的已经出现了晚婚的情况,但平均结婚年龄应该不会低于26岁,但该文中显示:

男性男性平均结婚年龄为北京28.2岁、上海31.1岁、广州30.8岁、昆明28.4岁、成都29.2岁、西安28.3岁、长沙28.0岁、郑州27.7岁、南京28.5岁、沈阳29.9岁;女性女性平均结婚年龄为北京26.1岁、上海28.4岁、广州28.2岁、昆明26.5岁、成都27.1岁、西安26.2岁、长沙25.9岁、郑州26.4岁、南京27.0岁、沈阳27.9岁根据十个省的调查,可以得到平均结婚年龄男性29.2岁、女性27.1岁。

结婚的平均年龄持续降低已经是一种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丁克家庭和不婚主义者的数量却在不断地提升,离婚率逐年攀升,这一现象令人不由得对现有的婚姻制度进行深入的思考: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结婚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李银河甚至提出婚姻制度终将消亡这一观点。

近几年来婚恋题材的电视剧所展示出的婚姻状态大都很悲观,不论是《三十而已》中顾佳和许幻山的婚姻,亦或是《亲爱的自己》张芝芝与刘洋的婚姻,无一不在映射着现代婚姻家庭的状况。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为什么要结婚?

如果将这个问题抛给男性,得到的回答可能就是一句很通俗的话:老婆孩子热炕头。

这是往小了说,往大了说,就是娶妻成婚除了可以传宗接代之外、还可以有人洗衣做饭料理家务,使男人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没有后顾之忧。

对于女性来说,如果你问母亲辈的女性,可能得到的回答很简单: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而现代女性选择婚姻,更多的是想获得一种稳定的情感依靠,和自己喜欢的男性组成一个稳定的家庭,共同整合双方资源,经营幸福的家庭。

据此我们可以看出,男性和女性在对待婚姻的需求上是不同的,如果单从利益角度上来讲,婚姻制度对男性更有利,而对女性来说,是比较吃亏的。

女性因为生物属性具有生育功能,但这部分功能在婚姻制度中似乎更像是生育工具,社会并不会因为女性具有这样的功能而优待女性,女性只能跟婚姻制度的契约者自己的丈夫要求补偿,但是很多男性却认为女性生孩子天经地仪,甚至认为女性做家务也是理所应当,很多男性忽视女性在家庭中的贡献,甚至认为是自己一个人累死累活的养家,因为家庭开支由男性负担,所以男性在家庭中享有话语权,这使得很多婚姻中的女性非常被动,因为抚养孩子失去了工作的机会,她们的个人价值全部押在了男人身上,一旦男人无视女人的付出,女人的价值便无从体现。

这是现代社会婚姻中女性生存不可避免的现实。在高喊男女平等口号时,人们忘记了一点,男女平等的观念弱化了部分男人的家庭责任感,他们甚至将很多家庭责任推到女人身上,过去女人嫁男人由男人负担经济支出天经地仪,而现代社会女人不但要工作,还要带小孩,抚养、教育的重担都压到了女性的头上。

除此之外,还要处理复杂的家庭关系,婆媳矛盾、夫妻感情都是消耗掉女性精力和时间的因素,便这些使女性活得很疲累的原罪就是婚姻。

所以,如果你是偏向于重视个人价值的女性,最好不要走进婚姻,与其在婚姻里计算利弊得失,不如放开手自己去争取,省去了许多没必要的烦恼。

但更多的女性悲剧之处在于,一方面想走进婚姻,享受婚姻带来的天伦之乐,老了有孩子养老送终,另一方面却又不断地计较着得失,往往弄得一地鸡毛。

我不是女权主义者,我更向往一种两性之间良性的互助关系,但是以上我所说的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也因此,婚姻带给女性的决不是正向价值,当然,我说的不是全部,而是大概率上来说。

那些靠婚姻实现人生逆袭的,以及那些嫁对丈夫的女性除外。

但普通人的生活里更多的是相互不能理解的夫妻居多,争争吵吵一辈子,争吵的实质其实不过是责任的分担和感情的忠诚度。

婚姻中最强劲的敌人大概就是感情的不忠,但从古至今的很多事实告诉我们,一对夫妻很难做到一生彼此忠诚,因为一者人喜新厌旧的本性使婚姻制度里夫妻必须忠诚于彼此的约束充满挑战,二者,情感的忠诚度很难覆盖人类的寿命。

从天性到自然规律都挑战着婚姻制度,这是婚姻制度受到现代人排斥的根本原因。

从经济上来说,过去社会女性没有工作能力,她们通过结婚来找到一个稳定的生存方式,女性不结婚几乎无法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权意识的加强,女性开始更多地参与社会生活,大部分女性完全可以脱离男性而独立负担自己的生活,她们找不到自己心仪的男性,所以干脆选择独身。

还有一部分人,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对婚姻持悲观态度,而离婚的成本又比较高,他们干脆不结婚,只同居,爱就在一起,不爱就分开,不存在财物上的纠纷,这样的生活方式相对来说自由又轻松。

但是问题又来了,如果人人都只考虑自己,不婚也不育,社会该如何发展?人类文明将如何延续?

在消费主义观念中,这不是他们考虑的范围,他们更注重的是自我生存的价值,对人类和社会的贡献,不在他们考量的范围内。

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人类向往自由的天性就会发挥作用。

欧美发达国家的不婚人口比例要远远高于我国,不婚的首要条件是要有稳定的收入支撑自己的独身生活以及未来的养老问题,也因此,大部分不婚不育者,经济条件都优于普通人。

从当下的社会环境来看,婚姻制度的存在,是社会稳定的必须,至于婚姻制度是否会消亡,这个问题是需要加一个时间限制的,至少近一百年不会。

人类社会从母系氏族社会发展至今已有五千年之久,婚姻制度尤其一夫一妻制度是目前来说较为科学的制度,只有出现了更好的替代品才能导致婚姻制度的消亡,从我国的文化观念以及社会现状来看,婚姻制度走向消亡怕还需要很漫长的时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